很多听障者对助听器有着一些常见的误解和困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和佩戴效果缺乏了解或不清楚。
助听器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
助听器是一种能够帮助听力障碍者改善听力和沟通能力的电子设备,它可以放大外界的声音信号,传送到耳朵中,让大脑能够接收和处理。助听器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麦克风、放大器、耳机和电池。
麦克风是一个将机械声能转换成模拟弱电流的转换器,它接收外界的声音信号,并把它转化为电信号。
放大器是一个将小的电信号转变为一个大的电信号的装置,它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针对性地放大,做到小声放大,大声不吵。放大器还可以利用一些数字处理技术,如降噪、移频、反馈抑制等,来改善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
耳机是一个将放大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装置,它利用电磁原理使电流在通过受话器内部线圈时产生磁力,带动膜片振动发声。耳机将放大后的声音信号输出到耳朵中,让人耳能够感知。
电池是供给助听器工作能量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是可充电或一次性的锌空气电池。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声音信号→麦克风→电信号→放大器→耳机→声音信号→人耳。
助听器的佩戴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助听器本身的性能和设计,以及个人的听力情况和需求。
1)助听器本身的性能和设计包括:麦克风、放大器、耳机、电池等部件的质量和稳定性,以及助听器的类型、形状、大小、颜色等外观特征。不同的助听器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耳背式助听器是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将助听器的主体部分戴在耳朵后面,通过一条声管和一个耳模连接到耳朵里面。这种类型的助听器适合各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输出功率较大,电池寿命较长,操作方便,但也容易受到风噪、头发摩擦等干扰,外观较为明显。
耳内式助听器是将助听器的所有部分都戴在耳朵里面,根据戴入深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耳内型、耳道型、隐形深耳道型等。这种类型的助听器利用了外耳的声音收集功能,声音更自然,外观更隐蔽,但也有一些局限性,如输出功率较小,电池寿命较短,操作不便,容易受潮和堵塞。
2)个人的听力情况和需求包括:听力损失的程度、类型、范围、原因等,以及个人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审美喜好等。不同的个人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助听器,并进行科学的验配和调试,才能达到佳的佩戴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移频技术的助听器,将高频语音信号转移到低频区域,提高语音清晰度。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方向性麦克风或降噪技术的助听器,抑制背景噪音,突出目标声源。
可以选择一些小巧隐蔽或外形美观的助听器,如隐形深耳道型或耳背式外置受话器型。
虽然助听器能够帮助听障者放大声音信号,改善听力和沟通能力,但是它也有一些局限性,不能完全复制自然声音,也不能完全消除噪音干扰。这些局限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助听器本身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局限
目前的助听器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如噪声、失真、反馈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助听器对声音信号的放大和处理效果,导致声音不自然或不清晰。
②人耳本身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局限
当人耳受到损伤或老化时,这些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导致听力下降或失调。助听器虽然能够放大声音信号,但不能恢复人耳的正常功能,也不能补偿人耳的损失或缺陷。
因此,助听器不能让听障者听到和正常人完全一样的声音,也不能让听障者完全适应和理解助听器输出的声音。
③大脑的认知和适应局限
当人们长期处于听力损失的状态时,大脑对声音信号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会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认知和习惯。当人们开始使用助听器时,大脑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助听器输出的声音,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些训练。
因此,助听器不能让听障者立刻恢复正常的听力和沟通能力,也不能让听障者不经过任何努力就能使用助听器。
地铁8号线X北路站2号出口,(近X北路中山北路,静安税务局楼上)
地铁2号线东昌路站3号出口,地铁9号线商城路站下2号出口(近陆家嘴八佰伴)
地铁3号、4号、9号线宜山路站4号出口,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下换9号线(徐汇光启城近第六人民医院)
地铁7号、15号线顾村公园站3号出口,(顾村公园华山医院北院对面)
闵城路 莘朱路路口 停车就在X地下停车场或银脚盆地下停车场
上海市,静安区,中山北路198号1405室(申航大厦)
021-36212989